一则小作文带崩股价后,控股股东火速抛出增持计划,然而上市以来首份增持也没能拉回股价。

  日前,一则天风证券为境外发债担保439亿元的传闻在市场发酵,6月7日,天风证券遭遇“黑色星期五”,当天股价跌停,创下历史新低。紧接着,天风证券发布澄清公告,6月11日早,天风证券还发布控股股东增持公告,不过提振作用并不明显,随后两个交易日盘中股价屡创新低。

天风证券:从A到?-第1张图片

 

  一个人和一个集团

  天风证券,前身为四川省天风证券经济有限责任公司。开业之初,只有成都一家营业部,且只有经纪业务。直到2006年,还只是成都一家单一以经纪业务为主的小券商,几家营业部年营收不过几千万元。

  2012年,天风证券完成股份制改革,更名为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,并完成全牌照业务布局。

  从一家营业部发展到全牌照布局,天风证券用了12年,而其中余磊的作用不可忽视。资料显示,2007年3月,余磊担任天风证券董事长,次年,天风证券注册地址迁至湖北武汉。

  而余磊与当代系关系深厚。2003年4月,余磊就担任当代系旗下重要资产人福医药董事会秘书,是当时国内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秘。

  在余磊入主后,天风证券与当代系的关系也日渐紧密。2006年,武汉当代置业曾为天风证券的第七大股东,持股6.08%。到2018年公司上市时,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人福医药持股比例合计12.96%。除董事长余磊外,公司董事张小东、杜越新均在当代系任职。

  公开资料显示,落户武汉后到2015年间,天风证券注册资本增长25倍,净资产增长68倍。总资产由当时的180亿元,增长至2017年9月的575亿元。

  在余磊的带领下,天风证券研究所2016年才开始发力,当年下半年便有多为明星分析师加盟天风证券。其中包括原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、原安信证券研究所所长赵晓光、原招商证券研发中心固定收益研究主管孙彬彬、原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彪等人。

  不过一年时间,天风证券研究所便在新财富分析师评选中收获十余个行业奖项,2017年公募佣金分仓收入也由原来的第30名升至第七。

  2017年、2018年,天风证券连续两年在证监会公布的证券公司分类结果中获得A类评级,2019年天风证券首次跃升为AA级券商。此次参与分类评级评的券商共98家,其中AA级券商仅有10家。

  暗藏的危机

  然而,天风证券在过去高速发展过程中,留下不少隐患。不管是曾押注新三板和私募资管,还是与当代系过往甚密,都曾给天风证券带来麻烦。

  在业务中,天风证券并未选择行业常规路径,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新三板。截至2015年底,天风证券为150多家挂牌公司提供做市服务,数量和市值规模均位居行业前列。当年,天风证券实现场外业务收入3.75亿元,主要来自新三板。

  然而,新三板并没有持续预期中的火热,而是陷入交易稀少、流动性不佳的境地。在2015年火热数月后,2016年以来新三板长期低迷,天风证券被深套。

  另一边,当代系遭遇财务危机,也波及天风证券。据媒体不完全统计,2015年至2021年,涉及公司债发行及定增的相关募资,天风证券为当代系提供了近150亿元的融资服务。

  而这也一度引发市场对天风证券资管产品资金流向的质疑。德邦证券旗下公众号“德邦风控”曾发布《券商子公司暴雷事件梳理与启示》文章,其中写道,2022年4月湖北证监局公告,天风证券旗下2只私募股权产品“招商财富-天风并购基金一期专项资产管理计划”和“招商财富-天风并购基金二期专项资产管理计划”,因大部分底层标的出现问题,导致产品无法顺利退出。并表示两期基金近乎全部“夭折”,与其所投项目不无关系,资金合计近27亿元上要投给了“武汉当代系”。

  2022年4月,人福医药开始处置其所持天风证券股份,将其持有的7.85%股份转让给天风证券控股股东宏泰集团。今年1月,执掌天风证券16年的余磊辞任董事长,这一举动被市场解读为天风证券进一步“去当代化”。

  小作文带崩的股价

  尽管早就完成全牌照布局,这些年天风证券的业绩规模仍在行业尾部,证券承销等投行业务一直没有大起色。中证协发布的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结果公告显示,2022年及2023年天风证券均为B类评级。

  而且,上市以来,天风证券业绩并不稳定。营收方面,2018年至2021年保持增长态势,2022年却急剧下滑,由上年的44.06亿元降至17.21亿元。盈利状态也不甚稳定,2022年公司净利润巨亏15.09亿元。其中,自营业务收入大幅下滑是导致亏损的重要原因。

  天风证券解释,由于证券市场波动叠加公司自营投资战略判断失误,导致公司自营业务收入大幅下降。

  同一年,天风证券海外业务净利润下滑也较为明显。2021年,天风国际利润总额1.1亿元,净利润1.01亿元,2022年上述数值分别为5016万元、3189万元,下降幅度分别为54.59%、68.34%。

  而6月7日股价跌停,正与天风国际有关。市场传闻指出,天风国际为境外子公司发债担保439亿元。次日,天风证券对该传闻紧急回应称,天风国际为100%持股的境外发债业务主体(SPV)提供的3亿美元债担保已于5月31日起履约,资金用途为借新还旧,所获得资金已经用于6月5日到期境外债正常兑付。

  有市场人士指出,天风证券股价受上述传闻影响至跌停,一方面与此前海通国际引发市场恐慌情绪有关,另一方面,天风证券上市以来自身发债规模超900亿元,市场早已对此有所关注。

  Wind数据显示,上市以来,仅发债券融资天风证券就高达931.22亿元。若算上定增、配股及借款等,天风证券合计募资额已突破1600亿元(按筹资现金流入)。目前,天风证券还在推进一项40亿元定增。

天风证券:从A到?-第2张图片图源:wind

 

  尽管天风证券对市场传闻进行正面回应,但庞大的发债规模已经给天风证券带来沉重的还息压力,不断侵蚀公司利润。2016年,天风证券利息净收入为-2.17亿元,而到2023年已达到-17.73亿元,占当年营收比例51.44%。

  截至2023年,天风证券应付债券账面金额446.16亿元,为43家上市券商中最高,且高出行业平均值近两倍。

  此外,2023年,在净稳定资金率、风险覆盖率两项风控指标上,天风证券在43家上市券商中排倒数第一。且这两项风控指标接近120%的预警线。

  这也不难理解,为何一则小作文,能引发天风证券股价震动。诸多压力之下,天风证券想成为头部券商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